微信扫码

  • 010-87510563


川西北高寒沙地林草植被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4日16:02:31 808次浏览
分享到
川西北高寒沙地林草植被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

行业领域:农、林、牧、渔业 —— 农业

专利信息: 非专利技术

成熟度: 已有样品

技术合作方式: 其他

技术推广方式: 正在技术推广

技术交易价格: 面议

联系人:金超

联系方式:0575-86283320

技术成果发布数:47097

邮箱:zjwyxc2019@163.com

成果内容简介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从2002年开始先后联合中国林院荒漠化研究所、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阿坝州林科所、甘孜州林科所和若尔盖县林业局等单位,依托国家林业局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川西北沙化土地林草植被恢复技术推广与示范([2013]TK 71号)”、948项目“高寒沙地林草植被恢复关键技术引进(2013-4-68)”、科技部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若尔盖高寒沙地防沙治沙沙关键技术应用与示范(2010GB24320628)”、四川省财政专项项目“川西藏区沙生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与初步评价研究(ZL2014-26)”、基本科研业务项目“川西北高寒区沙化土地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研究(JB20130203”)等一系列的科研项目,围绕高寒沙地林草植被恢复技术难题,结合省级防沙治沙工程开展科技攻关,历经10余年多的研究与示范,形成了系统的川西北高寒沙地林草植被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技术成果。
    针对川西北高寒沙地气候恶劣、立地质量差、治沙植物材料匮乏、栽植成活率低、植被群落结构单一等突出问题,围绕高寒沙地林草植被恢复技术难题结合省级防沙治沙工程开展科技攻关,在川西北高寒沙地立地分类、沙生植物种质资源评价、优良治沙植物品种选育、治沙植物规划化繁育与栽培技术、土壤改良与流沙固定、植被恢复策略与模式等六个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形成了川西北高寒沙地林草植被恢复技术体系。已先后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审定国家新品种1个,省级认定良种4个,制订颁布地方标准5项,获得国家专利4项。
    (1)首次系统开展了川西北高寒沙地成因、演变及立地质量特征等分析研究,建立了川西北高寒沙地6级立地分类系统,划分了27个沙地立地类型,为科学指导川西北高寒沙地分区分类治理奠定了理论基础,提出了不同沙化类型的植被恢复策略,填补了我国高寒沙地立地分类系统的研究空白。
    (2)通过对川西北高寒区沙生植物种质资源调查评价研究,筛选出适宜治沙乔灌木33种、草种11 种,培育国审牧草新品种1个,省级认定林木良种4个;研究提出了主要治沙植物规模化繁育技术,可提高苗木存活率50%以上,生长速度提高30%以上,出苗量可达89万株/hm2,有效解决了高寒区治沙植物材料匮乏的问题。研究还集成提出了4种高寒区乔灌木栽植技术,造林保存率高出传统方式的40%以上,苗木基径高出传统方式的70%以上,可大大提高沙地植被恢复的综合效果。
    (3)针对川西北高寒区气温低、立地条件差、植物生长期短、植被恢复难、群落稳定性差等植被恢复技术瓶颈,首次研究建立了沙地土壤改良、沙障营建、良种壮苗、乔灌木栽植、牧草混播等高寒沙地林草植被恢复技术体系,填补了高寒沙地林草植被恢复领域的研究空白,制订了四川省地方标准5项,获国家授权专利2项。
    (4)针对川西北高寒沙地27个立地类型的特点,提出“方格固沙+丛植灌木+混播牧草” 生态恢复、“均匀栽植经济性灌木+牧草混播” 生态经济恢复等11个有效模式,相比其他单一技术措施,植被恢复盖度平均提高20%以上,流动沙地和半固定呈现出向固定沙地转化的趋势,研究编制了《川西北地区沙化土地治理技术规程》地方标准,为川西藏区沙化土地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对指导区域沙化治理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上一条:广东惠州房地产业信用分类监管获评优秀案例 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条:牧区家庭牧场资源优化配置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