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国家税务总局湖北省税务局了解到,2020年以来,全省共有640家企业被列入税收违法“黑名单”,其中有2户企业知错就改、修复信用,被税务部门依法提前撤出“黑名单”。
前不久,武汉市一家以承接市政公用工程为主的企业,通过信用修复主动纠错,重新获得了参与招投标的资格。2016年,这家企业采取现金支付的形式,向长期供应商买进了一批窨井盖。当年,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企业会计程女士便向供应商要求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抵扣:“这家供应商说年底了开不出来发票,说把‘厂家’开的发票开给我们。当时拿了票之后,验票是真的,我们就把这个票收了。”程女士他们没想到,这个“厂家”是虚开企业,供货商找“厂家”购买发票是为了逃避缴纳税款。
拿到这张金额为10万元的发票,企业用它抵扣了税款1.7万元。不料,在2018年的税务稽查中,这一行为被认定为接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被列入税收违法“黑名单”。程会计说,当时对政策不是很熟知,认为只要有发票做账就行了,发票是真的,我们就认为没问题。但后来才知道拿了这张发票,却和这张发票的主体没有资金流水,也算是接受虚开发票。
湖北省税务局稽查局执行科工作人员说:“如果被定性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行为,不管涉及的发票是一份或者是多份,就算是一张,也会被纳入‘黑名单’。”
随后,这家企业抵扣的1.7万元税款被追回,还要缴纳滞纳金和罚款5万多元,企业纳税信用等级也被直接降为D级。程会计说,税务机关对D级纳税人从严管控,“我们以前开发票可以一张开100万元,现在一张只能开10万元,一次只能领用25份专票。”
同时,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信息还被推送到公安、法院、市场监管、金融机构等部门,由多部门实施联合惩戒。从税收“黑名单”撤出前,该企业只能承接一些不用公开招标的零碎工程,烦琐吃力不说,营业收入也缩水了。程会计告诉记者:“政府公开招标的工程我们都不能投标了,公司贷款也办不了了。”
根据相关规定,税收违法“黑名单”案件信息按月向社会公布,一般满三年后停止公布并从税务公告栏中撤出,相关案件当事人可以通过信用修复提前从“黑名单”中撤出。所幸,该公司在税务部门的帮助下,认真接受政策法规教育,及时申请信用修复,经税务部门严格审查后,在公布满一年半时,被依法从“黑名单”中提前撤出,重新获得参与招投标的资格,经营走上了正轨。(来源:中国税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