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高质量,既包括宏观的经济质量,也离不开微观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只有把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基础打牢,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才能行稳致远。质量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科技创新、管理方法、质量基础、专业人才、市场竞争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数字化时代,质量的组织、生成和传播方式正经历变革,但生产经营者的质量诚信意识仍然是质量提升的永恒话题。当前,我国质量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质量总体水平和产品附加值还不高,质量可靠性和国际竞争力不够强,质量安全事件也时有发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质量诚信存在问题。要增强质量优势、促进质量提升,解决质量诚信问题乃当务之急。
第一,夯实市场体系基础制度,营造质量诚信制度环境。今年年初,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夯实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国内统一市场。科学完备的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制度、产权保护制度体系,是保障市场体系有效运行的根本,也是质量诚信文化得以形成的土壤。要持续深化市场领域“放管服”改革,完善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切实把该放的放到位、该管的管理好,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有机结合,让各类企业便利准入,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要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健全公正监管、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体系,清理、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让企业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让质量成为市场竞争的第一要素。要加强企业产权保护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让企业吃下创新发展和诚信经营的“定心丸”,让市场主体心无旁骛地投资兴业和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
第二,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建立质量诚信倒逼机制。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内在动力,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随着消费转型升级,人民群众更加注重提升消费体验和消费品质,追求买得放心、用得安心、吃得舒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有利于倒逼企业加强诚信经营、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改善消费环境、释放消费潜力、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政府要畅通投诉处理机制,完善质量责任制度,建立惩罚性赔偿机制,着力在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上下工夫。要全面加强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等质量安全监管,全面加强网络交易市场、农村市场、金融市场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完善质量标准和后评价体系,健全缺陷产品召回、产品伤害监测等制度,进一步提高市场供给质量和水平,切实防范重大市场风险和安全事故发生。要加强消费者维权制度建设,探索建立消费投诉公示制度,完善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大消费维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力度,让消费者权益得到有力保护,倒逼企业诚信合法生产经营。
第三,健全企业信用体系,形成质量诚信约束机制。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信用体系是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有力约束,是维护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推动企业质量诚信,就要从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入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督促企业遵守法律、信守承诺、合规经营,坚决守住质量安全的红线和道德法治的底线。一要建立市场主体信用承诺机制。鼓励市场主体主动向社会作出信用承诺,主动发布综合信用承诺或产品和服务质量等专项承诺,探索实施优质服务承诺标识和管理制度,构建主动承诺、认真践诺、监督守诺的闭环链条,让信用承诺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二要强化信用信息公开机制。准确、全面记录市场主体信用行为,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产品抽检、缺陷产品召回、投诉处理结果等信息向社会公开,让消费者更便捷地获取企业信用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三要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建立健全守信“红名单”和失信“黑名单”制度,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对信用较好、风险较低的市场主体,提供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让守信者尝到“甜头”;对违法失信、风险较高的市场主体,依法依规实行严管和联合惩戒,让失信者产生“痛感”,让违法者无处遁形,形成精工细作、优质优价的良性循环。
第四,加强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构建质量诚信共治格局。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废旧钢筋黑色产业链、汽车变速箱生锈和故障频发等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相关部门迅速出击、严厉查处,彰显了社会监督的威力。当前,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层出不穷,给市场监管带来极大挑战,必须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在质量治理中的作用。要加强舆论监督,敢于曝光企业质量违法和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营造促进质量提升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加强公众监督,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监督的激励机制,主动举报质量违法行为,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用脚投票”,形成提升质量的强大推力。要加强行业自律,推动行业协会建立健全行业经营自律规范、自律公约,鼓励行业协会制定发布高于国家标准的产品和服务团体标准,引导优质企业抱团发展、推动行业共同进步。(来源: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