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 010-87510563


让诚信美德成为新时代青年底色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9日09:34:37 1384次浏览
分享到
让诚信美德成为新时代青年底色

     人民日报点赞了一位90后济南小伙刘继阳。小刘在自己的馅饼店难以为继、准备停业之时,在店门口制作了一个大招牌,提醒顾客来退之前办理的充值卡余额。担心通知范围有限,他还用自己的社交账号广而告之、多次提醒,唯恐遗漏。

  人无信不立。这位小伙的行动,其实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准则与立业法门--诚信。我们的先民认为,“信”是存乎天地之间应具备的自然品质。比如成语“深孚众望”中“孚”字,就做“信”意解。“孚”与“信”的关联,源于人们观察到,“鸟之孚卵,皆如其期,不失信也。”如同鸟儿对于鸟卵如期守时的呵护,信也应是人们所应遵循的客观规律。我国古代婚姻“六礼”,除了“纳徵”之外,其余五礼中,男方使者去女方家都要带雁,大雁作为见面礼必不可少,取其“随时而南北,不失其节”。对于自然界这种讲信守时的生物,古人在生活中都存着朴素的推崇之义。

  《礼记》有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和睦协调,使得部落时期的人们得以在客观条件恶劣、社会生产力低下的环境生存下来。《论语》中,子贡曾向老师孔子请教为政之道,孔子答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孔子认为,为政要做到国有足粮,府有强兵,并且还要使人民信服。子贡又问,假如形势所逼,在此中必须选择舍弃一个,您会选择哪一个呢?孔子的回答是,先弃军备。子贡又追问,如果还需去掉一项呢?孔子答道:“去食。”他坚持“信”是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保有的,原因在于——“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他把取信于民、为民存信作为统治者施行政道所应守的第一位遵循。

  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从变法之初,就非常重视取信于民。在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城门立柱”中,商鞅兑现了将城门木头搬到城北的重金赏赐,靠重信守诺荡平人们对变法的怀疑。

  宋元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以及商品贸易得到长足发展,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在这个阶段,诚信的作用愈加重要。北宋著名的王安石变法中,就在《市易法》中设置法纪保障商业信用,商贾可以向官方设置的市场管理机构“市易务”抵押物品,赊购一些货物再到市场上售卖。明清时期,晋商、徽商等商帮欣欣向荣,其赖以经营的基础,就是基于诚信、团结理念而形成的商帮信用体制。

  在我国传统的文化品格中,“信”是君子基本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也是大力倡导的美德。“信,德之固也。”(《左传》)“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庸》)。”诚“是君子要坚持的修身之本,对己诚实、对人诚恳、对世真诚,是每个人都应有的道德追求。”信“是处事原则,与人交往要彼此信任,处理事务要首重信用。君子就要以诚信修身,行规范之事。

  现代社会,重信用、守约定的契约精神是各项事业健康良性发展的基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中,我们把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诚信“美德郑重地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共同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领导下,诚信体系建设有了更为坚实有力的思想政治引领,在经济建设、基本生活、网络空间等领域具备了更为健全的法律和规范,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齐头并进,共同构建了新时期的社会信用体系。国无信不强,业无信不兴,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全社会共同价值取向和行动指针。

  12月7日,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就举办了一场以”诚信“为主题的盛会——”2020中国网络诚信大会“。代表我国经济发展重要领域的网络建设者、参与者、平台经营者们共同发出了《尼山倡议》,”铸诚信之魂,行诚信之举“的倡导铿锵有力。”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配图中,刘继阳年轻的面庞上,闪烁着我国传统文化中对”诚信“这一美德坚守的光芒。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倡导的”诚信“准则,也必定在青年人激流勇进的新时代筑牢。(来源:中国青年网)

上一条:列入“黑名单”等信用措施运用须严格依法依规 下一条:吉林省首个跨城“信易+”守信激励联动机制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