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云南省昭通银保监分局否决了某银行大关县支行行长拟任人刘虎的任职资格,引发网上热议。经审核,刘虎因《个人信用报告》共有9次逾期记录,不符合身为中资商业银行董事和高管拟任人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
因为个人征信不佳而丢了行长一职,有据可循。根据《中国银保监会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第七十九条规定,“申请中资商业银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拟任人应当符合以下基本条件:(一)具有良好的守法合规记录;(二)具有良好的品行、声誉”。还贷逾期9次之多的刘虎,个人征信有了污点,很显然不符合这两个条件。
以往,在一些职务的任职条件中,总有诚实、守信的品质要求,但到底怎样才算是诚实守信,怎样又不算呢?其实没有很明确的标准,更没有可以量化的标准。如果将个人征信作为参照的条件,显然就解决了这一问题。虽说个人征信有了污点,并不就代表个人品质的优劣,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这个人的品行。从这个角度说,将个人征信与一些职务的任职挂钩的做法,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这件事的现实意义远不止于给我们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如何考察某些职务候选人的诚信品质的方法,还在于它提醒了我们,个人征信对个人的影响远超出了传统认知上的一些方面,而作为越来越被看重的个人身份信息正在被应用到了各个社会场景,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总体来说,“让守信者畅通无阻,让失信者寸步难行”今后将会成为我们社会的一个大的趋势。毕竟,从现实来看,社会征信体系的建立,是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一方面,征信体系的建设肯定能推动社会的诚信体系的建立;另一方面,这种诚信体系的形成也将反哺到每一个生活其间的人。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现在的社会,个人征信已经像一张网般渐渐地将我们的日常生活网罗其中。个人征信状况好,就可以享受到由此带来的便利,比如租车、住酒店就不用交押金,网购也可先试后买,办理签证不用提交存款证明……反之,生活就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贷款受影响自不待说,还可能被限制炒股、出境,影响养老金的提取;禁止高消费,比如入住高档酒店,购买飞机票、轮船二等以上舱位、高铁和动车一等座等,甚至不得担任董事、监事、高管等,影响职业前途。
由此可见,在一个诚信体系越来越完善的社会,维护好个人的征信就显得尤为重要。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人的个人征信出了问题,并不是有意失信,而是因为对一些“小”事不上心、不在意造成的,比如没有按时还信用卡,或者没有及时缴水电费等。因此,作为个人,要做的就是在遵纪守法的同时,也要遵守社会的公序良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只有最大化地守法合规,才能最大化避免因“小”失“大”,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对于什么样的失信行为将纳入信用记录,失信到什么程度将列入“黑名单”,列入“黑名单”后将受到哪些制约和惩戒,要有明确的法定依据。唯有如此,才不至于让人陷入“脚踩西瓜皮”的境地。
(来源:浙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