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元是太湖县发展改革委农产品成本调查队长,农学专业毕业,曾在基层农技推广站工作5年,对“三农”工作非常熟悉。他从事农本调查工作三十余载,全面、及时、准确地完成了农产品成本调查任务,创造性地提出许多新思路和新想法,推动太湖县农本工作不断走向深入。
上世纪80年代,农本调查手段还比较简单,为了将农本调查指标与农村实际结合起来,让农户看得懂、记得住、写得明,赵金元与同事印发资料、编写说明、举例实操,平时上门辅导,年终集中培训加考试。耐心细致,反反复复,才让农调户基本掌握成本指标与实际生产的对接和数据换算。为提高调查点的代表性,赵金元走遍乡镇村实地查看推荐的农户情况,观察其生产状况、记帐能力与记帐态度。一次到黄镇区已是傍晚,他与同事披星戴月,骑着自行车到农户家中拜访。还有一次,赵金元到山区布设蚕桑调查点,蚕桑户在河的对面,河面上板桥冲毁,只能靠临时架设的几根毛竹过河。毛竹软滑,上下左右晃动,他实在不敢走,只能爬着过去。为增进与农调户的感情,农调户到县城办事,他总是全程陪同,随叫随到,尽力而为。上世纪化肥尿素紧缺的时候,县物价局通过农资公司为每户要来一袋肥料指标,赵金元拿到票后专门送到农户家中。有一次,他搭车到乡,再借自行车到户,办完事后下雨导致河水猛涨,只好返回农户家中留宿,借机与农户们谈心,了解农村情况与生产实际,给农户模拟成本记录与核算,第二天才返回单位。
赵金元(右一)与农调户一起核算规模种植成本
为扩大成本工作影响,发挥农本调查数据咨政作用,除办好《农产品成本调查简报》,赵金元还与县政府办公室联系,定期在政府《参阅材料》期刊上登载农产品生产情况与成本收益资料,并在《安庆物价报》上定期发表农产品生产与成本收益信息。2002年,为反映农户生产用固定资产的变化与分摊情况,他精心开展了以农调户登记资料为基础的专项调查,下乡走访30余户,到老搭档农调户家中一呆就是一天,详细的记录每一件农具与价格,当面折算,当面验证。数据追溯至1991年太湖县成本队正式开展的固定资产登记明细帐。经过全方位的调查、登记、查询与核实。他深深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富民强国政策及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投射到乡村老百姓身上的巨大变化,据此写就《太湖县农户种养业固定资产投入及小农具购置调查》报告,在国家成本网上转载。相隔十年,他又做了同样的调查,撰写了《农户生产的发展与变化情况调查报告》。2007年,赵金元在《新时期农产品成本调查中值得商榷的两个问题》一文中,首次提出成本调查“标准化”、“劳动力工价计算公式所用365个劳动日不合理”等观点,受到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成本处重视,2011年发文作了调整。2008年初大雪,为完成国家和省局临时布置的生猪养殖受灾情况应急调查,在车路不通的情况下,他硬是步行到养殖(场)户查看,获知此次养殖业受灾普遍,尤其是幼仔受冻死亡损失严重。找到关键问题后当即写下《雪灾对养殖业的影响》一文并及时上报。
新形势下如何化解“三点九户”、“好、中、差”布点的成本数据差异,进一步强化成本资料的“三性(及时性、准确性、代表性),他想了许多办法,采取了许多措施,进行了许多的探索。如反复培训农调户,集中了解、讨论各地的劳动力价格、畜力工价、田地折租,适时调整调查点、户,与本地习惯、作法结合起来完善记帐表格,参考利用农业、统计数据,听取乡镇物价员意见,携带GPS和面积、高度测量仪实地核实种植面积,等等。他主导设计的农户记帐本换了一茬又一茬,改了一版又一版。在“农户种植意向”等专项调查中,“耕地面积”与“播种面积”,“上一年”与“下一年”等概念,不少新老农调户总是算不清楚、弄不明白。他便让农调户以田块、地块为基础,记录每块田地上的品种、茬口与时间,再将本户几块田地上的数据按粮食、油料、经济等作物,分别合计、填写,再汇总,从而简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从事农本调查工作35年,赵金元多次获得国家发改委“全国农产品农本调查先进工作者”表彰,太湖县发展改革委农产品成本调查队多次获国家、省、市物价局和发改委优秀集体称号。他奉行老老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原则,淡泊名利、甘于寂寞、甘于清贫、甘于奉献,受到领导和同事们以及农调户的好评与尊重。(来源:太湖县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