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威海市以建设国家信用示范城市为契机,深入实施信用“五进”工程,特别是信用进企业。通过实施“立信、增信、用信、补信”四步曲,引导企业重视自身信用记录,强化自身信用管理,用好自身信用资产,修复自身信用“污点”,以信用体系建设助力营商环境优化。2021年成功成为全省企业信用管理试点城市。根据国家公共信用中心发布的全国261个地级市城市信用综合指数,威海市一直走在前列。
推行信用承诺制度,引导企业“立信”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开展以“诚信兴业”为内容的诚信承诺活动。在行政审批、市场准入、项目申报等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引导企业签署信用承诺书,把诚信守法经营理念奉为信条,在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履行纳税义务、环境管理和劳动用工管理等各环节中建立信用管理流程。企业信用承诺书通过“信用威海”网站等多途径、多方式面向社会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全面归集6大类信用承诺,并对全市各部门信用承诺的采集、认定、报送等进行了规范。目前,累计归集信用承诺信息200.7万条。
强化内部信用管理,引导企业“增信”
积极引导企业在企业经营中引入信用管理元素,发展信用经济,优化生产、销售等流程。鼓励企业设立专门的信用职能部门或者聘用信用管理师,加强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探索开展客户诚信综合评价,将客户诚信交易记录纳入应收账款管理、信用销售授信额度计量,建立科学的企业信用管理流程,防范信用风险。从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信用赊销政策制定、企业财务风险评估、合同履约管理、消费者授信与管理等一系列现代化信用管理制度,以信用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去年,我市打造的54家信用示范企业,已经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正在全市企业中大力推广。
推广应用信用报告,引导企业“用信”
一是推广应用信用报告。推动企业在对外经济合作,签订商务合同时,主动查询或委托第三方出具合作对象的信用记录或者信用报告,规避信用风险,降低交易成本。通过“信用中国”“信用山东”、威海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等渠道,对交易伙伴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充分掌握合作企业的信用状况,建立合作企业资信数据库,选择信用评价高的优质客户进行合作。在个体工商户中探索推行企业“信用码”制度,为商户建立信用“二维码”,方便消费者了解商家信用状况。
二是推行“信用+调解”模式。通过综合运用信用警示、信用承诺、信用修复、失信震慑等手段,化解企业信用纠纷,帮助企业掌握信用维权手段,目前,累计处理624个案件,包括企业拖欠货款、化解企业遗留问题、大企业拖欠小企业货款等,涉及金额6.4亿元。
三是推行“信易贷”融资模式。积极宣传引导企业入驻并使用全国“信易贷”平台(威海站)和威海市“信财银保”平台,完善企业信用综合评价模型,引导企业以信增贷。通过信用大数据的广泛运用,解决了银行和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降低了银行征信成本,增加了企业可信度,在服务中小企业融资、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市信贷规模及授信额度等指标位居山东省前列。
常态抓好信用修复,引导企业“补信”
围绕企业信用修复的实际需求,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企业,协助失信企业重塑良好信用。经常召开信用修复培训会,普及信用修复、企业信用管理等知识,解答企业在信用修复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整合信用修复全流程,编写、制作了《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明白纸》,让企业“一看就明白、一看就会办”。主动为全市重点领域企业进行信用“体检”,帮助企业早发现、早整改、早修复。去年以来主动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冲击新目标”等企业提供跟踪监测、信用预警等服务,共完成2100多条企业失信记录的修复,避免企业因失信造成更大损失。2022年1月,威海某建设集团参加项目招标,因存在失信信息影响招投标,信用中心高效快速指导企业完成信用修复,最终助力企业顺利中标上亿元的项目。(来源:中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