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风险较高,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是制约“三农”发展的一大瓶颈。解决“三农”融资问题,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盘活农户“沉睡”资产,一直是政府和金融机构共同努力的方向。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指明方向。其中,《意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深入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发展农户信用贷款。
依托信用手段,赋能乡村振兴,其实不难理解。实施乡村振兴,说到底就是要让农民更富、农业更好、农村更强,达此目标势必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金融要想更好地助力三农,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至关重要。换言之,让信用真正成为农户的“标配”,才能使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农村、农民,进而使乡村振兴目标早日开花结果。
以信用手段促使乡村振兴,当前亟需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补齐教育短板。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尽管在全国开展了多年,然而具体到农村,尤其是偏远落后地区,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农户的金融素养亟待提高,很多农户对于金融基本常识还不够了解,有些农户的信用意识还不太强。为此,不妨借力基层涉农金融网点,借助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在将便捷安全的支付服务带到各个村镇的同时,金融从业人员可通过适宜方式,将各类金融知识带到田间地头,帮助广大农户掌握一些实用的金融常识,提升他们的金融素养。农户的金融素养提高了,其信用意识自然水涨船高,农村的信用环境也会得到进一步优化。
做好信用评定。近年来,相关涉农金融机构注重农村信用环境的培育,他们中有的与乡镇村共建信用村镇,开展整村授信等工作;有的派驻“金融村官”到村镇,与农户吃住在一起,了解农户生产生活方面的金融需求,针对有生产经营意愿和能力、有信贷需求的农户开展授信评估。尽管如此,需要指出的是,仍有一些平时较少与金融机构打交道的农户,被排除在了信用等级评定之外,无缘享有相应的金融服务。相关金融机构有必要针对那些农村的信用“空白户”,未雨绸缪做好信用评定,进一步夯实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根基。
搭乘数字快车。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这无疑为完善农村信用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有些金融机构在此方面付诸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在浙江金华,农行兰溪市支行按照各村镇治理需要,建立了符合当地特色的综合诚信评分、评价体系,与评先评优、政策享受、商圈消费积分兑付等挂钩。他们在“数字乡村”平台先期铺设过程中,通过收集村民家庭信息、村民信息,开展村民认证,为村民安装户联码智能门牌。通过智慧门牌扫码,进入“数字乡村”平台,就能详细了解户主诚信积分等信息。诚信积分体系的建立,不仅为银行信贷投放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村镇加强诚信建设、构建和谐乡村给予了有力支撑。类似做法,值得探索与借鉴。
拓展应用场景。信用重“建”还须善“用”,而且越是在“用”的过程中,越有助于农户重视自身信用,增长相关知识,进而更好地配合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这就需要发掘和创设更多与农户生产生活相关的场景,例如,积极探索卫星遥感、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以此更精确地掌握农户生产经营信息,了解农户农产品销售信息及其消费信息等,借助于这些场景尽力实现农户信用信息与相应金融服务的有效对接,不断增强金融助推乡村振兴的实际成效。(来源:四川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