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 010-87510563


浙江衢州:守正出新 千年古城焕“信”颜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14日10:32:35 811次浏览
分享到
浙江衢州:守正出新 千年古城焕“信”颜

     浙江省衢州市充分发挥独特文化优势,坚持守正出新、革故鼎新,着力打造“中国营商环境最优城市”“中国基层治理最优城市”和“一座最有礼的城市”,通过九大举措,打响“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信用品牌。

  一、规制水平稳步提升

  高标谋划完成《衢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明确未来五年衢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目标和方向。出台《衢州市关于加强告知承诺制事项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办法》《衢州市跨部门联合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有效构建了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全面清理出60份待清理规范文件,其中保留15份,废止39份,修订6份,全面提高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二、数据质量极大改善

  与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合纠正完成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重错码92个,衢州市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实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重错码全面清零的地级市。全面创新实行“双公示”初始数源复核制,所有上报数据均要求专人按照规则进行仔细复核检查,杜绝数据源头错误以及迟报现象的发生,双公示数据质量得以明显改善。

  三、系统平台互联互通

  通过营商环境数据仓建设,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的数据通过以按需分流的形式,与市衢融通、政企通、政策兑现、互联网+监管等20多个系统打通,使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实现共享,为信用监管机制构建、营商环境优化、信易贷等地方特色化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撑。

  四、失信治理取得实效

  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失信约束措施清理规范工作的通知》,全面完成40家失信企业重点约谈、信用承诺、下发监管提示函等规定动作,台账退出率达100%。按照中央文明委印发的《关于开展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的工作方案》要求,对电信网络诈骗、互联网信息服务领域失信等10个领域开展专项治理,梳理治理措施、治理对象、治理效果,取得明显成效。

  五、融资渠道不断拓展

  衢融通平台先后与全国信易贷平台、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省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打通,截至7月底,累计为9080家企业完成线上融资对接17721笔,共计870.42亿元,申贷获得率高达97%,小微企业贷款占44.22%。平台通过归集227类个人电子证照数据,实现个人金融事项“一证通办”,纸质材料替代率达63.77%。建成个人、工业、农业、能源、建筑、交通等6大碳账户体系,并根据不同碳排放等级、碳减排中和程度,配套差别化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助力衢州市绿色金融试验区改革。同时,创新了账户风险防范体系,有效甄别异常账户,截至7月底已拦截电信网络诈骗汇款93人,挽回客户损失1683.83万元。

  六、信用应用蓬勃发展

  持续推进府院联合“134N”模式,实现“信用码”嵌入司法执行,助力源头解决执行难。推出“信用蓝码96811消费券”活动,为“信用蓝码”群体免费发放200万家政服务消费券。创新“信用+商圈治理”,推动区县建立集即时感知、深度分析、智能监管、便民服务于一体的信用智治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信用信息“码上看”,基层治理“码上管”,金融服务“码上贷”,便民惠企“码上享”。今年4月份,衢州“信易贷”“信用+招标监管”等三大信用案例在全省信用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观摩评选大赛中获得示范案例和优秀案例。6月份,衢江区综合智治、龙游县建材市场被列入全省“信用+社会治理”试点,成为全省信用应用案例与试点数量最多的地级市。

  七、分级分类广泛覆盖

  全面完成了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事项库梳理,内容涵盖全市70多个行业领域,覆盖了政府各监管部门,重点在医保、互联网、房产经纪等行业领域率先开展信用综合评价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通过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实现对高风险行业领域和高频度违法行为的有效锁定,提高对风险事件预测、防范、治理能力,着力提升市场监管的有效性、精准性。

  八、告知承诺闭环监管

  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对81个事项实行清单化管理,明确监管办法及规则,依托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信用承诺管理系统,建立了包括无证明事项及证照分离改革事项在内的承诺库,归集企业承诺信息、履约信息,关联信用主体信用记录。推动企业承诺事项向社会公布,实现信用承诺闭环监管。

  九、诚信氛围日益浓厚

  深入开展诚信建设万里行诚信宣传活动,市级各部门、各县(市、区)大力发掘、宣传诚信人物、诚信企业、诚信群体,开展诚信示范一条街、诚信示范企业、诚信示范市场等创建活动,推进诚信宣传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等“六进”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宣传活动200多场,弘扬诚信文化,诚信之风吹遍衢城大地。(来源:国家发改委网站)

上一条:降幅达38.7%!青岛市严重失信企业占比连续三年下降 下一条:江苏淮安:从“门槛管理”走向“信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