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放管服改革决策部署,突出“三个聚焦”,积极构建以“1+1+N”一体化信用监管平台为基础,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让监管服务更有温度。2020年,烟台在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获优异档次,多项指标为标杆城市,在261个地级市中城市信用状况排名第四位。今年11月,该做法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聚焦数据支撑,从把握“全、通、准”三个关键入手,构建“1+1+N”一体化信用监管平台
强化信息归集,系统覆盖“全”。把数据作为信用监管核心基础,坚持全领域搭建平台、全覆盖数据归集,全市搭建起1个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1个政务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并实现N个部门系统数据共享。目前,已有20个部门、单位完成接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编制覆盖46个政府部门的信用数据清单,涉及5033个具体事项,已归集各类公共信用数据7亿条。
强化共享互联,数据交互“通”。对市级自建的数据平台,直接采取系统互联互通方式,进行数据归集;对于依托国家、省建设的数据平台,无法实现系统直接联通的,搭建共享交换平台,由各数据源部门每半月上报平台交流共享。放眼大市场、聚力大监管,将原工商、质监、食药监、知识产权、物价等各领域信息资源整合,并吸收19个相关部门数据,建成融数据采集、处理、交换,风险分析预警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等为一体的数字市场监管系统。今年5月份,烟台获批山东省“省、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一体化试点”,在全省率先与“信用中国(山东)”直接联通,实现市县两级跨部门、跨区域系统贯通、数据共享应用。
强化校验审查,平台数据“准”。针对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市场主体名称、处罚金额等30余项重点字段进行校验,对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市场主体名称不一致的列为不合规数据,返回数据源部门整改;对处罚金额大于100万元的行政处罚列为异议数据,全部进行两次核准。建立数据清洗机制,对多年沉淀、重复无效的信用数据,定期开展清洗,信用数据精确度不断提升。
聚焦流程再造,从打通堵点和解决难点入手,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监管闭环链条
在事前监管环节探索“容缺受理+无感核验”模式。在全省首次将“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嵌入政务服务平台审批系统,去年又将全国“信用红黑名单”数据全面嵌入各级政务大厅,为容缺受理夯实了信用数据“底座”,在全省率先实现零材料、零流程、零操作的“无感式”信用核查。按照“承诺就批,失信担责”的原则,在涉企审批领域加快推进告知承诺制改革,梳理出建筑业企业资质核准等“告知承诺·容缺受理”事项772项,为全市191家企业办理容缺审批业务,实现精准监管与审批便利双赢。
在事中监管环节推行“信用分级分类+双随机”模式。全市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覆盖市场监管、人力资源、税务、住建等38个领域。作为国家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试点地方,烟台积极探索建立企业综合风险预警和信用风险分类评价体系,将企业划分A、B、C、D、E五大类别信用风险等级,分类制定26项差异化监管措施,2020年对风险高的833家E类企业全覆盖检查,今年又扩大到D级。与此同时,按照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的监管理念,市场监管部门牵头32个部门制定“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指引,全市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事项清单中,涵盖86个领域144个抽查事项、市县两级360个行政执法单位10625余名执法人员,覆盖市场主体96万户。紧盯社会关注度高、投诉较多、风险问题集中的环保监测、校外培训、地产经纪等热门行业,实施常态化协同监管。2021年,已跨部门联合抽查114次,抽查企业4169户,实现了跨部门、跨层级、大范围的“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在事后监管环节坚持“慎使慎用+依法依规”相结合的联合惩戒模式。为防止失信联合惩戒泛化滥用,烟台严格失信惩戒对象认定,自2020年6月份开始,对全市企业失信信息进行摸底,共排查1703条行政处罚失信信息,按照“市县一体”“应修复尽修复”的原则,组织各区市开展“信用修复攻坚月”,为817家失信企业进行信用修复,并安排专人专职负责信用修复,将市级初审的信用修复时间由3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与此同时,严格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对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单位、个人,依法实施联合信用惩戒。目前,全市共将1.68万名不履行义务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7.1万余人次。
聚焦结果应用,从信用监管服务市场主体入手,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出台守信联合激励政策,不断增强全社会获得感。16个部门签署对诚信红榜企业实施联合激励的合作备忘录,推出43条“看得见、摸得着”的激励政策,建立“诚信光荣榜”,上榜的企业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财政性资金项目安排、优先获得知识产权专项资助等,让守信市场主体处处受益。建立出口退税企业信用等级数据库,对信用评定A级企业采取“信易退”方式办理出口退税。2020年,共计退税金额18.48亿元,全市外贸进出口逆势而上,达到3243.1亿元、增长11.6%。
首创“信用+金融”模式,切实解决企业燃眉之急。统筹建设运营“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烟台站)”“烟台市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烟台业达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烟台市中小企业融资平台”等四个融资平台,常态化归集税务、社保、公积金、生态环境等16个部门64项信贷数据,共实现注册企业9507家,融资授信2059笔,授信金额164.3亿元。
大力弘扬“信用文化”,塑造“信用烟台”品牌。在社会信用层面,面向企业和个人,推出烟台信用积分——“灯塔分”,对受到省级以上部门激励、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给予加分,对于各类失信行为给予减分,信用分值高的可以享受烟台的联合激励政策。在政务诚信层面,将《烟台市公务员诚信手册》纳入公务员培训和领导干部进修课程,在干部调任、录用、评先评优中查询使用信用记录。在商务诚信层面,成立烟台市信用协会,为企业提供信用咨询、信用培训、信息引导等各类信用服务。多层级、全方位深入开展对外宣传推介,讲好“信用烟台”故事,打造了烟台诚信文化品牌。(来源:中国消费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