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 010-87510563


压实网络诚信平台责任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21日09:31:31 798次浏览
分享到
压实网络诚信平台责任

    压实网络诚信平台责任 

  ——来自2021中国网络诚信大会网络媒体和社交平台诚信建设论坛的声音 

  不法分子盗用他人社交账号诈骗钱财;电商平台上部分商家通过刷单伪造好评;一些新媒体平台一味求快,未经核实发布虚假信息;少数网站、自媒体为攫取利益不惜做“标题党”,透支社会信用……

  如今,网络媒体和社交平台发展进入快车道,两微一端、知识社区问答、小程序、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应用新业态持续涌现,在网络内容建设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但网络谣言、网络诈骗、虚假宣传、隐私泄漏、恶意营销等失信违法问题也时有发生,给网络生态治理带来严峻挑战。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达9.89亿,占全球网民的五分之一。如何在网络媒体和社交平台领域加强诚信建设,成为各界关注的重大课题。近日,在由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湖南省网信办、长沙市人民政府主办,光明网、腾讯公司、中网联网络传播专委会承办的2021中国网络诚信大会网络媒体和社交平台诚信建设论坛上,业界一致认为,网络媒体和社交平台既是网络内容的生产者、传播者,也是网络诚信的践行者、守护者,要切实扛起社会责任,不仅要关注信息流量,更要关注诚信质量,做到坚守舆论主阵地、传播网上正能量。

  创新表达方式,传播诚信文化 

  “网络媒体不仅要做诚信文化的传播者,更要做诚信理念的践行者。”论坛上,中国记协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祝寿臣认为,网络媒体要推出诚信典型、树立诚信标杆,推广诚信建设的好做法、传播诚信建设的好经验,提供更多优质的内容服务。

  厚植网络诚信文化,要做到“让内容创造美好”。光明网总裁、总编辑杨谷认为,在“人人都有麦克风”时代,要积极创新表达方式、传播手段,让诚信文化在广大网友中落地生根。比如,通过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好网络科普内容,增强对网络谣言辨别、抵御能力,让科学和真相跑赢谣言。

  “我们需要有更深刻的认识,如果不能把网络诚信上升为使命和方向,可能导致劣弊驱逐良币,甚至是平台间的主体竞争,最终失去用户信任。”腾讯公司副总裁陈勇认为,互联网推动信息池迅速扩大的同时,也流入了大量劣质内容,稀释优质内容的信息密度。因此,需要在失信的污流扩散前筑起大坝,在辟谣技术和专业资源投入上有针对性地迭代;还要着力注入更多清流,以知识性和正能量的内容将失信内容挤出信息池。

  技术进步为内容产业持续注入活力。“我们打造的‘正能量推荐池’在今年二季度新增100多万条内容,占总内容分发条数的16%,用户阅读量接近平台阅读总量的30%。”在此基础上,趣头条执行总编辑贺立洁介绍,所在团队还将继续扩大正能量供应,组织平台头部账号打造专门团队,聚焦重大主题、美好生活等题材进行内容创作。

  在对外传播方面,网络媒体和社交平台同样肩负使命与责任。“主动设置议题占领国际舆论主战场,积极回应谣言和不实报道,是新时代网络媒体为构建清朗国际网络空间所作的努力。”中国日报网副总编辑李欣说。喜马拉雅副总裁屠琤也深有体会;“我们推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作品的粤语版节目后,吸引了大批东南亚的华人华侨关注。通过创新方式和合适渠道,将正能量传播得更远,正是互联网应用发展的意义所在。” 

  加强失信监督,完善惩戒机制 

  “后疫情时代,老年人线上‘移民’提速”“在热度排名前100的网络谣言中,新冠疫情类占32%”“单次谣言平均存留时间约5.3天,‘老谣新传’现象明显”……论坛期间,由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基地、光明网、腾讯较真平台、腾讯数字舆情部联合发布的《后疫情时代网络谣言治理社会价值研究报告》颇受关注。“网络谣言治理是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题中要义。要让网络谣言治理成为一剂‘信任疫苗’。”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马凌说。

  伴随互联网技术发展,不仅网络谣言滋生,各类网络失信乱象也此起彼伏。“虚假文凭、虚假证件、考试作弊、论文抄袭、偷逃税款、骗取保险等诚信缺失乱象时有发生。网络媒体要加强网上舆论监督,做网络诚信建设的守护者,主动站出来与失信乱象作斗争。”祝寿臣说。

  “我们开辟了网上评价栏目,对网络失信乱象通过评论力量引发舆论关注;在舆论监督方面,还打造了调查专栏,积极反映网民诉求,回应网民唿声。”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舒斌说。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规,引导互联网平台积极履行主体责任。“平台构建了以诚实守信为基石的主播行为管理体系,建立信用分推荐标准,对虚假人气、诱导用户、内容浮夸等行为进行扣分处理,对低信用主播进行推荐降权。”虎牙执行总编辑胥大杰说。贺立洁也提到,在自媒体账号管理上,团队对账号入驻接入了活体验证,杜绝“网络水军”“流量造假”“黑公关”等失信炒信行为;平台自媒体作者收益也与账号信用分挂钩,促进作者更加重视自身信用建设。

  坚持技术向善,共建算法生态治理 

  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不断应用到了加强实名认证、严格内容把关、搭建辟谣平台以及平台导流、风险控制、内容追溯等环节,提升了诚信体系建设的技术能力。但一些新问题也随之而来。

  中央网信办网络管理技术局局长于永河提到了三个方面:一是隐私泄露问题,如果过度采集或不当使用个人信息,或将造成隐私泄露;二是信息极化问题,各种应用将采集到的用户信息根据兴趣喜好、购物需求等贴上标签,通过智能算法推送,会导致用户视野狭隘、观点偏激等;三是价格歧视问题,通过分析客户消费能力、意愿等因素,制定出个性化价格,形成“一客一价”的价格歧视,即“大数据杀熟”。

  “数据、算法等互联网平台资源,并不是平台的‘私有财产’,应该形成一种社会共治的模式,使互联网平台明确自身价值目标及边界所在。”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喻国明说。

  对此,于永河建议,要加强算法安全治理:首先,加快建章立制,制定出台算法安全管理规定,明确算法相关主体的安全责任和义务,设置禁止行为和相关罚则;其次,严格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加大对涉算法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第三,提高监管能力,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督促企业加快建立配套工作机制,推动形成政府、企业、网民共同参与的算法安全多方共治格局。

  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要坚持技术向善,让科技更有温度。“发挥算法积极作用,利用、引导算法服务社会。”于永河认为,要防范算法过度使用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发挥算法正能量引导作用,利用算法推动积极健康向上的正能量信息传播,丰富传播内容,创新传播方式,加大传播力度,提升传播影响,营造正能量充沛的网络空间。(来源:光明网)

上一条:山东开展“齐心鲁力·助商惠民”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专项行动 下一条:贵州省17家社会组织依法被撤销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