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工人日报》报道,又是一年毕业季,招聘市场持续火热。记者调查发现,在某求职类社交平台上,除了为校招忙碌的毕业生之外,还潜藏着不少专做代考生意的“枪手”。不少机构打出诸如“专业助攻,笔试无忧”“保正确率,送你进面试”等广告语。
因疫情防控需要,不少企业把在线笔试设置为招聘第一关,对求职者进行初步的能力筛查。而为了顺利通过心仪企业的“第一关”,部分考生动了走捷径心理,找到相关机构以远程代答的方式作弊,由此衍生出一条代考黑色产业链,给求职和招聘市场带来很坏的影响。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持续加大,就业形势严峻。在此背景下,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环境,既是为保护大学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也是为帮助企业尽快甄别找到合适人才。因此,对于代考黑色产业链,有必要严格加以整治,相关部门应重点关注这一苗头,各治理主体应打出组合拳,共同铲除扰乱招聘市场的“隐秘角落”,不给予其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对于网络招聘代考舞弊行为,由于严重影响了企业人才选拔的真实性,干扰了人力资源市场的秩序,也要发现一起严惩一起。
同时,高校要在就业教育上持续发力,引导大学生认识到诚实就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现实来看,能否获得或胜任某个职位,靠的还是综合实力和学习力、反思力,即使通过在线笔试作弊过得了求职的第一关,不见得能过得了后面的面试关。毕竟公司招聘评价体系多元,笔试只是初筛。求职者与其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作弊上,不如好好研究应聘岗位的具体要求和应聘单位、公司的用人特点等,以积极姿态给对方留下好印象。
在学校期间,大学生对如何求职、怎样求职以及怎样在职场有所发展,可能知之不多。对此,高校应进行系统而有效的就业教育,引导大学生了解职场相关知识,上好求职第一课,即从做好求职准备,从查找信息、准备简历、笔试要点、面试技巧以及顺利通过试用期等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辅导,必要时可以请企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负责人以及具有丰富相关经验的校友为大学生传经送宝,手把手地教学、指导。尤其是牢固树立诚信求职的意识,这是扣好职场的第一粒扣子。
为了让大学生印象深刻,高校也可以适当运用反面案例加深大学生的印象,使他们深切领会到尽管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但无论何时都不能有任何理由去弄虚作假。一旦作弊后期被发现,结果可想而知。在能力与品德之间,品德永远是第一位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切莫因小失大,聪明反被聪明误。一旦诚信遇到危机,推高求职成本不说,未来职场之路也可能被堵死。
说到底,诚实就业本身就是就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在哪一个环节,都要以诚信为本。高校就业教育其实主要须做好两个方面的事情,一是帮助大学生做好能力方面的储备,即督促其打好学业基础,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并对就业相关政策予以悉心指导,使大学生学习、掌握当前我国劳动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了解法律在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学会自觉按照法律法规指导自己的就业过程。二是助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不断调整就业期望值,既不好高骛远也不自怨自艾,脚踏实地就业创业,在岗位上锻炼成长,慢慢积淀下勤劳肯干、乐于沟通、积极学习、注重合作等职场必要的优秀品质。(张丹丹 作者系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