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我市连续向全社会公示“红黑名单”,通过在评先评优、行政监督、行政审批、财政性资金安排和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推动各部门对“红黑名单”实施联合奖惩等方式,营造了“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舆论氛围,为社会文明度与诚信度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近日,记者来到在我市一家仁和堂药店内看到,许多市民正在导购员的指导下购买所需药品。伴随着企业诚信建设的深入,这几年,市民对仁和堂药店的认可度不断提升。2020年“乌海市仁和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还进入我市诚信“红名单”,这为企业未来在我市业务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市民李自明说:“我家周围也有药店,但是我就爱来这家药店买药,来这儿放心。”
乌海市仁和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付丽利说:“我们公司上红榜以后,政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像在日常的行政审批、税务系统,都开辟了绿色通道,让我们有优先办理权。同时,入了红榜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活广告,赢得更多顾客的信赖,给公司也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诚信建设融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积极推进诚信制度化建设,建立守信企业诚信褒奖和失信企业警告惩戒机制,大力营造“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的良好社会信用。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王利清说:“在我们的办件环节中,有些企业来申请审批项目的时候,可能会有要件不齐全的情况。我们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比如说这个企业的信誉度好,项目又属于我市重点项目,我们可以采取‘容缺受理机制’,既压缩了我们的审批时限,也方便了企业申请。”
褒扬诚信、惩戒失信。针对失信者,我市法院系统建立健全执法制度,市区两级法院与全国法院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实现对接,利用“人民法院执行案件流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被执行人的证券、车辆、存款、工商登记、互联网银行进行实时查控。
同时,我市通过将“红黑名单”信息推送至市区两级政务服务平台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投标平台,在流通、税务、工程建设、交通运输、金融、电子商务等18个重点领域建立、实施“红黑名单”制度,通过不定期在网站、电台、纸媒发布诚信“红黑榜”,各相关部门建立了发起、响应、反馈的联合奖惩闭环工作流程,有效地营造了人们不愿、不能、不敢失信的社会环境。
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指挥中心主任邢宇说:“我们将失信被执行人的信息录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同时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承担行政审批的职能单位及行业协会进行通报。对失信被执行人在政府采购、招投标、行政审批、融资贷款、资质认定等方面给予惩戒和限制。同时对失信被执行人的个人采取限制消费措施。通过一系列强制手段,推进我市社会诚信体制建设。”
据了解,2015年至今,我市已陆续召开5次“红黑名单”新闻发布会,共发布“红名单”700个,“黑名单”2092个。全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累计归集信用信息560余万条,在“信用中国”网站公示行政许可信息近5万条、行政处罚信息13000余条,红名单1万余条,黑名单8万余条。全民诚信意识显著提升,“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在全社会广泛形成。(来源:乌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