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把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将信用体系建设与“六稳”“六保”工作、营商环境建设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形成以信用为基础的事前信用承诺、事中分级分类监管、事后信用修复的闭环管理体系。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士武就人社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情况接受记者专访。
刘士武表示,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市人社局注重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承诺”上下功夫。实行就业服务十项承诺,失业保险申领和企业稳岗返还全程网上办理,将企业信用作为发放稳岗返还的核查重点。社会保险费阶段性免减实行不见面办理和告知承诺制,企业用工成本不断降低,就业岗位保持稳定。截至目前,我市2019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率100%,2020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2%。共为21937户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8.21亿元,其中困难企业稳岗返还2.99亿元;审核通过培训补贴申领29.46万人次、涉及资金2.69亿元。共为8.8万户企业落实阶段性免减社保费86.44亿元。
严格落实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在全省率先打造职称评审工作“三承诺”制度、人才项目申报“双承诺”制度和高技能人才进修培训告知承诺制,人才工作承诺制品牌建设全面推进。全市每年约8000多名参加评审人员以及近1000名评审专家进行诚信承诺,事业单位考试所有考生全部签订信用承诺书。
将信用建设与“放管服”改革结合,强力推进事前承诺、容缺后补工作。明确全局101项服务事项共245份申请材料可实行容缺受理,基本实现“应容尽容、应简尽简”。
二是在“应用”上下功夫。建立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诚信等级评价体系,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分级分类监管。目前累计已评出诚信单位2824家,失信单位214家。会同市司法局印发通知,按照分类监管、坚持过罚相当、纳入信用监管的原则,在全省率先推行首次轻微违法包容免罚机制,进一步拓展了信用承诺类型。
此外,针对存在不实招聘信息和拖欠工资等不良信用企业,限制该企业的招聘权限,在对信息进行修正前失信企业无法通过人才市场进行招聘。申请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岗位项目资金时,对故意编造虚假信息、伪造申报材料、隐瞒违规行为骗取补助资金的个人和单位,纳入诚信黑名单,取消资助资格,并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应责任。对在职称评审申报中弄虚作假的,取消其当年和此后两年的申报资格,记入诚信档案。2019年以来,全市有4人因学术造假取消评审通过资格。
建立并完善用人单位和个人社会保险欺诈违法信息记录和发布机制。累计将304件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涉及的违法失信企业列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黑名单和信用大连黑名单,并实施失信联合惩戒;将5家严重拖欠工资企业列入黑名单,并通过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布;2次通过新闻媒体发布42家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企业信息。
三是在“管理”上下功夫。立足“五个转变”工作新思路,坚持“双报告、双推送”等14项长效工作机制,依法查处欠薪违法行为,对严重失信欠薪的企业持续开展案件清理化解,坚守“月动态为零”工作目标不放松,全市保障农民工工资“护薪行动”保持全国领先。
开展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提前退休审批、失业保险基金管理内控制度等专项检查。将社会保险欺诈违法信息纳入用人单位和个人信用记录,加强失信惩戒。
四是在“公开”上下功夫。建立“三公开一监督”正风肃纪大数据监督平台,实现全局重点敏感业务“办事内容、审批过程、办事结果”三公开,全面接受社会监督。11月以来,已公开6类49项权力事项,包括特殊工种资格审批公示、申请病退、工伤保险待遇公告、劳动能力鉴定、仲裁公告等。对作出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行政决定7个工作日内,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向大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平台报送,行政管理透明度和政府公信力明显改善。
为进一步推进诚信政府建设,依法签订、履行合同(协议),避免诉讼风险,要求对外签订的合同必须进行合法性审查,经主要负责人同意后提交局党组会审议,确保合同签订合法合规。数据归集量质齐增,助力“信用大连”系统平台建设,特别是社会保险相关个人基础信用信息,数据归集的规范性、准确性和时效性不断提高。今年1月至10月,人社系统共报送基础数据8902万条。(来源:大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