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 010-87510563


科技部曝光论文造假案,深究“黑名单”背后的“指挥棒”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28日10:11:00 1068次浏览
分享到
科技部曝光论文造假案,深究“黑名单”背后的“指挥棒”

     日前,科技部通报了9起论文造假等违规案件的查处结果,涉及问题主要包括购买论文、违反论文署名规范等,相关责任人不仅被实名曝光,而且均受到相应惩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要求,进一步规范科研项目及资金管理,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严肃惩处违规行为。

  对论文造假“零容忍”,彰显了维护科研诚信的决心。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论文造假屡禁难绝,处罚“雷声大雨点小”是一个重要原因。眼下,不论是相关主管部门,还是高校、科研机构都设有“学术道德委员会”“科研诚信办公室”等学术监督机构,但对学术不端行为却往往奉行“民不告官不究”,特别是当涉嫌造假者为所谓的“专家大拿”“学术牛人”,更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倾向。心怀侥幸者得不到应有震慑,造假歪风就难免愈演愈烈。从这个意义上说,此番科技部主动出击,不仅通报案件,而且对应到人,以“黑名单”式的曝光方式强化惩罚的警示效应,值得点赞。

  对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是狠刹学术造假歪风,营造良好科研生态的必然要求。但置身当前我国科研评价的大环境中审视,论文造假除了一些人学术品格低劣之外,恐怕也少不了体制机制的异化引导。长期以来,论文被视为科学研究的“硬杠杠”“金标准”,不管是职称评定、年终考核还是申请课题、评选教授,都要“数论文”。比如以治病救人为第一要务的临床医生也被套上了发论文的“金箍”,评职称时“做一千台手术不如发一篇SCI论文”。在医疗资源紧张、工作强度极大的情况下,要求临床医生撰写大量论文,时间和精力上恐怕都不现实。此次通报的9起案件中,7起集中在医疗领域,客观而言,扭曲的考评体系也是诱因之一。

  科研考核量化指标太重,甚至动辄“一刀切”,背后是对科研规律的忽视。需要看到,日常工作和科学研究并不矛盾,医生治病救人、教师教书育人,这些都是搞好研究的基础。而这也意味着,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关键是要形成一套综合评定的指标体系,秉持分类评价的基本原则。就拿医院来说,对一线临床医务人员,不妨多考虑临床服务工作量、手术量等,论文、课题要求可以相对低一些;对于科研岗位人员,则可以侧重考虑研究成果是否推动相关行业技术进步等。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也是如此,坚持尊重规律、问题导向、分类评价、客观公正,才能真正打破“四唯”窠臼,进而形成“实践—科研—实践”的正向循环。

  作为考量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评价方式,“指挥棒”必须力求科学,在此基础上从严要求,激励一线人员积极进取,维护学术风气务实干净。(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上一条:湖南:定了!这四类交通违法将纳入失信联合惩戒 下一条:四川:落户加分、社区补助 诚信评选32项激励政策亮点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