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诚信,寸步难行。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也是如此。记者近日从宁波市发改委获悉,经过5年努力,全市知信、守信、用信意识明显提升,目前宁波信用平台已归集信息7.15亿条,累计提供信用服务1230多万次。
在“信用宁波”建设中,我市高标准建设信用平台,建立了常态化信用信息归集机制,涉及47家单位提供的418项事项,实现对全市1000多万自然人、48万法人和62万个体工商户信用建档的全覆盖。为了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宁波信用平台开通了信用查询、异议、修复“线上办、掌上办”,实现了信用服务“零次跑”。同时推出“信用报告扫码查”“企业信用名片”“信用订阅”等特色服务。
信用有价值,守信有力量。我市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将公共信用信息与融资授信、风险评估挂钩,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授信难问题,累计帮助5132家企业获得贷款提供支持,贷款余额达573亿元。推广自动履行正向激励制度,为诚信履行当事人提供“诚信履行贷”专项贷款,累计为811家企业和个人发放“诚信履行贷”5735万元。推出城市个人信用分“天一分”,从身份特质、遵纪守法、社会公德、履约情况及用信行为五大维度,为全市近900万名18周岁以上市民进行“信用赋分”,已落地公共自行车免押、先就医后付费、图书馆信用借阅等11个应用场景。自今年1月份上线以来,已有上万名市民开通应用,查询次数超22万次,累计提供信用服务2.7万余次。
守信得到激励,失信必受惩戒。我市着力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实现公共信用与政府履职深度融合。在审批服务、行政监管、公共服务等领域实施信用产品嵌入式应用,推动建立事前信用核查、事中分类监管、事后联动奖惩的全流程闭环监管体系。目前,各部门通过信用平台开展信用核查390万余次,实施信用惩戒27万次、信用激励2000余次。抓住“失信被执行人”这一重点对象,我市率先将800余万全国“老赖”的信息落地宁波信用平台,并实现了对惩戒对象的“自动识别、自动拦截和自动反馈”,限制其获得资金补助、开办企业、申领发票等活动,以信用手段使“老赖”不敢赖、不能赖。这一举措对“老赖”形成了极大震慑,去年我市两级法院共实现失信被执行人退出21375个,退出比例近20%,结案数同比增长11%,执行到位金额同比增长13%,城市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来源:中国宁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