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名称: |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项目 |
| 所属地区: | 衡水 |
| 所属产业: | 旅游文化 |
| 项目内容和规模: | 该项目涉及京杭大运河景县段沿途5个乡镇,包含43个子项目,主要建设京杭大运河景县河段两岸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垃圾治理、河道疏通、旅游开发、大堤硬化、绿化、亮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包含乡镇文化带建设、运河博物馆、三教寺重建、荷花亭、古码头、衙署和古代遗址重建、生态疗养、沿河观光公园、美丽乡村建设、道路建设等工程。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北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集休闲旅游、文化传播、新农村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旅游文化景观带。 |
|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 本项目总投资248.8亿元,拟引进资金150亿元。 |
| 建设条件: | 该项目位于景县大运河两岸,沿岸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文化积淀深厚、古代遗址较多、两岸交通便利、开发价值高。 |
| 市场分析: | 据国家旅游局的最新测算,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年接待游客人数已经达到三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占全国出游总量的近三分之一。据介绍,目前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已经达到359家,遍布全国的31个省区市,覆盖了农业的各种业态。每年的三个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比例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较快,各种农业观光园、农家乐、采摘节等乡村旅游形式在各地大量涌现。总的来说,乡村旅游在空间布局上主要分布于都市郊区、远离客源的景区和老少边穷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各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于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也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和体验传统生活方式的心理需求。 |
| 预期经济效益分析: | 本项目建成运营后将实现大运河乡村旅游、观光、疗养等产业发展,年运营收入达到10亿元,同时带动沿河两岸的餐饮、住宿、农家乐、采摘园等服务业的发展。 |
| 合作方式: | 合资合作ppp |
| 发布者: | 衡水市 |
| 发布时间: | 2020.6.11 |
| 项目单位概况: | 该项目由景县人民政府牵头,安陵镇、连镇乡、刘集乡、县交通局、县水务局、县环保局、县林业局、县住建局、北留智镇、庙镇乡等承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