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 010-87510563


浙江省含氟专用化学品绿色合成与应用工程实验室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07日14:54:45 1180次浏览
分享到
浙江省含氟专用化学品绿色合成与应用工程实验室

行业领域: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研究和试验发展

专利信息: 非专利技术

成熟度: 通过小试

技术合作方式: 许可转让 技术入股 合作生产

技术推广方式: 正在技术推广

技术交易价格: 面议

联系人:黄昺昺

联系方式:0579-85816279

技术成果发布数:661

邮箱:siteyiwu@163.com

成果内容简介

一、实验室概况
工程实验室现有人员133人,其中专职科研人员128人,相关研发设备原值超1亿元人民币,相关研发场地面积2.99万平方米(含中试基地1.5万平方米),承担了国家级项目50项和省部级项目52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横向合作项目38项;通过各级验收的项目8项,其中包括国际先进水平1项,国内领先水平2项,填补国内空白1项;11项产品和技术成果实现转让。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2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浙江省化工学会、浙江省石化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十一五”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项目奖1项,成果转化4项。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42件;主持起草的国家标准2项、企业标准8项;参与起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共6项。十多项氟材料及其在新能源、新环保、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部分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工程实验室积极推进科技沉淀成果的产业化、规模化和效益化,有效实现了从基础化工产业向化工新材料产业转型。通过开展新型含氟专用化学品、新型ODS替代品和功能制剂等一系列技术和产品的研发,重点突破了全氟烷基碘及其功能制剂系列、第四代制冷剂、太阳能背板粘结剂、皮革和纸餐盒整理剂等一批关键技术,其中5项实现了产业化。构建了化工新材料升级版产业体系,大幅提升了综合竞争能力,其中,R134a催化剂国产化研发助推R134a产品综合竞争力达到国内第一、国际前三,国内独家获得美国FDA认证;粘结剂替代技术突破实现了氟合金太阳能电池背板膜的完全国产化,预计“十三五”期间,将联动千亿产业规模化发展。
二、实验室技术研发方向
1.含氟专用化学品合成与制备
主要围绕含氟专用化学品合成与制备在催化剂及其应用评价、催化反应工程及反应动力学研究。研究高比表面积金属氟化物多孔催化剂的结构模型、合成策略与功能导向的总结和归纳;研究特定助剂掺杂的氟化催化剂的尺寸效应,活性组分、助剂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和表现性质等因素与活性和选择性之间的关系。建立氟化催化剂表面微观结构与目标分子的微观分布关系。
2.复配与相容性研究
开展制冷、发泡、清洗、灭火剂的单工质与复配性能检测和应用基础研究。通过建立物质PVTx系统,定压比热容系统和临界点测试平台,燃烧新能与燃烧速率以及毒性测试,系统部件兼容于润滑油兼容性实验,制冷剂性能测试系统平台,制冷剂泄露分析,以及压缩机轴承长效运行的磨损测试,获取相关热物理化学性质参数,从而获得相关功能制剂的混配技术。
3.专用化学品性能表征测试与应用
针对含氟精细化学品品种众多、市场空间大的特点,重点解决具有特殊功能的含氟专用化学品向更新更高端领域延伸应用的问题,系统开展物理、化学、生物活性等性能表征、测试及应用。
4.资源循环利用
主要针对氟化工企业副产氯化氢工业废气的循环利用问题,以化学催化转化为技术核心,重点开发氯化氢催化氧化制氯气的催化剂定向制备技术和反应分离工艺技术;研发具有高活性和抗烧结、抗流失的新型氯化氢氧化制氯气的催化剂,建立相应的催化剂结构调控理论;基于反应与传递耦合匹配的多过程研究能/质耦合催化反应结构与反应活性效能关系。研发氯化氢氧化反应与深冷脱水的集成耦合工艺技术,为开发高效、短流程的氯资源的循环利用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联系人:王宁伟 联系电话:0579-82282234 电子邮箱:nwwang@zjnu.cn    

上一条:大尺寸均匀单层MoS2可控制备 下一条:浙江省高端光电科学仪器及诊疗应用工程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