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领域:农、林、牧、渔业 —— 农业
专利信息: 非专利技术
成熟度: 已有样品
技术合作方式: 其他
技术推广方式: 正在技术推广
技术交易价格: 面议
联系人:金超
联系方式:0575-86283320
技术成果发布数:40291
邮箱:2964838642@qq.com
成果内容简介
1.课题来源与背景:重要检疫性杂草毒莴苣及其近似种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研究(2012KJ56)来自江苏检验检疫局科技处。近年来,广东、宁波、镇江、连云港等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先后截获到毒莴苣及其近似种,这些种属的种子细小、形态相似,常难于鉴别。但目前对于毒莴苣与其近似种的形态差异、亲缘关系及快速检验检疫方法的建立则报道较少,所以有较大的研究意义。
2.技术原理与性能指标
技术原理:毒莴苣与其近似种—山莴苣、北山莴苣、蒙山莴苣、台湾莴苣、大花莴苣的籽实形态特点及区别;对6种莴苣属杂草基因组DNA进行提取;根据毒莴苣与其近似种形态特点的不同,在莴苣属植物不同连锁群上进行SSR引物的筛选;根据SSR引物的不同,对其PCR反应体系及条件进行优化,并做SSR-PCR扩增;从所有电泳谱带中筛选毒莴苣的特异条带,并做分析,测序后进行特异引物的设计;以6种莴苣属杂草基因组DNA为模板,对所设计引物进行特异性检测。
性能指标:提交工作报告与研究报告,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开发了1个对毒莴苣及近似种快速鉴别的试剂盒,发明专利1个。
3.技术的创造性和先进性。
比较了毒莴苣及其近似种植株、种子形态及种子表面的纹饰特征,对毒莴苣的快速鉴别作了一定的补充;利用EST-SSR技术分析了毒莴苣与其近似种的遗传多样性,并筛选到1对可用于毒莴苣与其近似种的快速鉴别的特异引物;探索了毒莴苣与其近似种在DNA条形码候选序列trnL-trnF、rbcL及trnH-psbA等上的碱基差异。
4.技术的成熟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技术相对成熟,适用范围为农林牧渔,安全性相对较高。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应用情况:本研究建立了用常规PCR鉴定毒莴苣及其近似种的方法,克服了因形态鉴定专家紧缺,而延长检疫鉴定周期的缺点。此方法应用后,可与常规的形态鉴定方法有效互补,大大缩短检疫鉴定的时间,加快通关速度,同时提高疫情检出率,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存在的问题:下一步结合NCBI数据库中相关序列分析毒莴苣与其他莴苣属植物基因序列的差异,并据此设计合成更加特异的引物,实现对毒莴苣或其他毒莴苣近缘种的特异扩增。毒莴苣是一种进境检疫性杂草,目前在我国部分地区有分布。郭水良等人的结果表明,毒莴苣在我国有很广的潜在分布区,因此研究毒莴苣在我国不同地域的适生性范围研究意义重大,下一步将有针对性地对毒莴苣的生物学特性和适生性进行研究。
6.历年获奖情况:无
7.成果简介
项目组已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分别为:《毒莴苣及其近似种的形态比较》与《检疫性杂草毒莴苣EST-SSR标记的开发及应用》申请专利1项,《一种改良型表面皿》,试剂盒1个,为《毒莴苣及其近似种PCR鉴定试剂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