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银行主动找上门来贷款,一下解了燃眉之急。”湖北省崇阳县兴意特种珍禽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得新正为没钱扩大生产发愁,崇阳农商行的信贷员通过信用信息平台找到了他,经过实地走访调查,派专人上门放贷。
黄得新的意外之喜,缘于他曾有过贷款,个人的信用档案已经录到了“崇阳金融服务网”。这是2014年开发的湖北省首个农村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在当地人民银行推动下,全县涉农金融机构分片包干,上门采集农村信用信息数据。
在广大农村,农民和农村创业者大多没有贷款记录,也没有征信数据。信用信息一片空白,使得农民贷款难、银行放贷难。农村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就是要填补这个空白,农民通过信用档案积累、增加信用,获得无抵押信用贷款,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崇阳县青山镇南林村村委会里,一块“惠农金融服务站”的牌子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崇阳县农商行青山支行行长王幸说,这就是农村信用信息平台在农村的延伸,“我们根据信息平台的结论,给农户或合作社一个具体的授信金额,近年已给南山村民贷款近400万元。”
在人行崇阳县支行,记者看到,信息平台里,农户、合作社的种植养殖、经营情况都有记录;还推送各家金融机构的产品,显示当天有多少农户和专业合作社获得了哪个银行的贷款。
崇阳县农商行副行长甘景球称,在办理涉农贷款业务过程中,平台发挥了破解信息壁垒、防范信贷风险的作用;银行经授权,查询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档案,将平台的农户信息采集表作为贷款申报材料之一,作为审核贷款的重要参考。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让农民尝到了甜头,也帮助银行找到了合适的客户,扩展了的业务规模。截至7月,崇阳县农户信用信息档案达8.8万户,通过平台发放小额贷款2.1亿元。
类似的农村信用信息平台,正在湖北各地推广开来。人行武汉分行相关负责人称,各地采取不同模式,建设低成本、可持续、能实用的农村信用体系。截至上半年,湖北已有69个县市区启动了平台建设,其中19个县市区已搭建完成。
“信用信息平台的建设,培育了农村信用细胞,有助于推动金融机构围绕特色产业和现代农业加大投入,让农户和合作社拿到银行更多的信用类贷款。”人行咸宁中心支行副行长张晓峰说,下一步要积极探索,充分发挥平台功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来源:新华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