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 010-87510563


云南耕地质量提升技术示范与推广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30日15:41:06 1071次浏览
分享到
云南耕地质量提升技术示范与推广

行业领域:农、林、牧、渔业 —— 农业

专利信息: 非专利技术

成熟度: 已有样品

技术合作方式: 其他

技术推广方式: 正在技术推广

技术交易价格: 面议

联系人:金超

联系方式:0575-86283320

技术成果发布数:38070

邮箱:2964838642@qq.com

成果内容简介

  我省自2010年列入“中央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原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实施计划,主要针对我省耕地中低产田地比重大,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不高,土壤基础地力偏低,与高产稳产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综合开发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严重,造成环境污染等情况,在全省范围内示范推广耕地质量提升技术,鼓励农民秸秆还田,恢复绿肥种植,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进有机肥资源转化利用,减少污染,改善环境,培肥地力。
  项目实施抓住了“秸秆快速腐熟、绿肥适时种植、资源转化利用”等关键技术环节,通过合理安排茬口、选择适宜模式、高效利用资源、调肥调水调土、补充耕地肥力、降低生态风险,实现“高产、优质、节本、生态、安全”的综合生产目标。探明了不同区域耕地质量提升的基本模式集成、资源利用方式等基础参数和创立了硬质秸秆集中就近集中堆腐生产高品质有机肥的资源高效利用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以4种秸秆还田、2种绿肥利用、3种改良培肥为核心的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模式广泛应用于生产,在关键技术推广中围绕“四定”抓好量化管理。即:“定时”根据不同生态区、作物的生长周期,添加腐熟剂快速腐熟秸秆、作物生长末期套种绿肥、盛花期翻压还田等合理安排好茬口,在保护生态资源环境、保障耕地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前提下,高效利用土地;“定量”秸秆(绿肥)单位面积还田量通过还田效果试验确定,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成果,确定目标产量下的需肥总量;“定水”秸秆堆腐时控制水分含量在60%左右,保障水分的情况下保温通气;“定肥”根据秸秆重量合理添加腐熟剂、尿素等物料,保障微生物良好的生长环境。
  在组织方式上,成立全国首家秸秆专业技术合作社,社员(农户)3万人,实施秸秆专业化经营,属于全国首创。在技术革新上,自主研发出硬质秸秆专用粉碎机,成功解决了木质化高而韧性强的葡萄杆粉碎难题。在资源利用上,筛选添加腐熟剂集中堆腐粉碎秸秆,分散加工2万吨、集中加工1.6万吨高品质有机肥,有效杜绝田间地头焚烧秸秆现象,探索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利用高效、效益显著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示范推广中,技术模式由单一种植绿肥向秸秆腐熟还田、绿肥翻压还田、土壤改良培肥等技术集成转变。在增产途径上,它以“疏松土壤、增加养分、含蓄水分、提升土温”为主攻方向,在适宜耕作基础上,秸秆(绿肥)还田增加土壤孔隙度和活性养分含量;覆盖还田有效降低水分蒸发,保障水分供应、地温稳定的同时,也助于提高微生物活性,又进一步活化土壤养分,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全量、速效养分、CEC含量分别增加10%、5%、12%、6%以上,容重降低5%,pH值增加0.3个单位,供给下茬作物早期生长需要;各类土壤调理剂的使用更是针对土壤所需对症下药,补齐作物生长短板,提高产量、提升品质、养护土壤。在节本增效上,秸秆还田后直接提供土壤的氮、磷、钾养分平均值分别为2.7kg/亩、1.9kg/亩、6.1kg/亩,带动土壤活性提升,继而提高化肥利用率,可节省化肥用量11%左右。
  2013-2015年应用推广771.41万亩,总经济纯收益达133524.28万元,年经济纯收益44508.09万元。项目区基本杜绝田间地头焚烧秸秆现象,有效防止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减少大气CO?,排放量和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有利于土壤保温保墒,抑制杂草生长,减少土层结构破坏,维持良好的土体(团粒)结构,以草增肥,避免优质生物质资源的浪费。种植绿肥还田能固水保土,增加地表覆盖,美化田园景观,翻压还田后,直接供给土壤活性养分,提高土壤有机物投入量和孔隙度,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增施商品有机肥、石灰等土壤调理剂,可充分带动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降低水体污染风险,增强土壤缓冲性能,提升耕地地力水平,有利于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农业秸秆等资源的高效利用,优化了施肥结构,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对环境、土壤、水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同时健康的土壤环境能够减轻农作物生理病害的发生,增强农作物的抗性,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从而保障人体健康,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让项目区农民群众对本项目及秸秆还田、绿肥种植等的重要性有了更高的认识;通过大面积的试验示范和现场观摩,充分展示了秸秆还田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效果,得到了农民的广泛认可,改变了农民秸秆焚烧等资源低效利用方式的习惯,提高农户用地养地、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不同技术模式在大田的推广应用和试验示范研究,培养了一批农业技术骨干,获得大量基本数据,从而进一步完善适合于当地的有机肥资源高效利用模式,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先后在《土壤》、《西南农业学报》等期刊上发表核心论文10余篇,编制《云南省旱地马铃薯—蓝花子生产及利用技术规程》、《云南省旱地玉米套种绿肥作物技术规程》著作2部,获得《一种复种苕子逐步替代烟草施肥的方法》专利1份。    

上一条:一种利用堆肥技术进行污泥处理的系统 下一条:一种大棚辣椒青秆还田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