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湘、粤、浙三省的数据
摘 要:信用是诚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本文通过对我国部分高校学生信用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了当前高校部分学生信用缺失的若干原因,并提出提高高校学生信用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学生 信用 调查研究
近年来,我国一直不断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高校学生信用是社会信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未来。然而,高校学生信用问题却是相关研究者容易忽略的研究对象。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我国部分高校学生信用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我国高校学生信用现状,并提出提升高校学生信用水平的建议。
一、调查实施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调查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样本对象为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衡阳师院、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财经大学、中山大学、浙江传媒大学、淮安师范学院在校的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及专科生。
问卷涉及到信用行为、信用意识、信用知识等方面,每个方面涉及到3~5个相关问题。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访谈,通过对个体的深度访谈,更加深入地了解高校学生的信用问题。
(二)样本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36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52份。其中,男生128人,占36.36%;女生224人,占63.64%。就年龄来看,20岁及以下的占7.95%,21~25岁占85.23%,26岁及以上占6.82%。就学历来看,在读研究生占14.2%,本科生占59.65%,专科生占26.13%。
从本次调查对象的样本基本情况看,男女比例分布、年龄段特征及学历构成相对合理,调查的范围比较广,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保证了调查分析的可靠性。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高校学生信用行为调查
关于信用行为的问题主要涉及到考试作弊行为、论文抄袭行为、信用卡还款行为、助学贷款偿还行为等。通过对以上行为的调查,分析当前高校学生的信用水平。
1.考试作弊问题。根据调查显示,34.09%的学生偶尔作弊,2.27%的学生经常作弊,63.64%的学生从未作弊。笔者认为,这一方面是因为学校监管体系不完善,惩罚机制不健全;另一方面,学生自身知识不牢固和诚信意识不强。
2.论文撰写问题。调查显示,30.68%的学生独立撰写论文,53.41%的学生少量抄写他人论文,15.91%的学生大部分抄写别人的论文。这组数据表明,当前高校学生学术造假问题严重。一方面,由于高校对学生学术造假监管机制不健全,惩罚机制不完善;另一方面,学生专业知识不牢和诚信意识不强,导致论文写作时抄袭他人论文。
3.信用卡还款问题。调查显示,86.36%的持卡学生能及时还款,13.64%的学生不能按时还款。对于小部分学生没有及时还款的原因,48.86%的学生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偿还;还有19.32%的学生是因为疏忽导致偶尔还款不及时。从整体上看,大部分使用信用卡的学生能够意识到信用的重要性,并能及时还款;同时也有部分学生超前过度消费导致没有足够的资金偿还,导致信用出现问题。
4.助学贷款问题。调查显示,64.77%的学生认为助学贷款是必须按时归还的;只有1.14%的学生认为助学贷款可以不还;15.91%的学生因为暂无还款能力而出现拖欠的行为;18.18%由于还款程序复杂而未及时还清。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意识到助学贷款的偿还影响个人信用。从还款意愿来看,98.86%贷款的学生愿意及时偿还助学贷款,但受到收入水平的限制。因此,助学贷款失信行为除了与学生自身的信用意识有关,还与就业情况、还款程序等密切相关。
(二)高校学生信用意识调查
信用意识的调查主要涉及自我信用评价、自身信息的真实性及信用态度等方面。
1.自我信用评价。在满分100分的情况下,给自己的信用水平打分。47.7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信用水平在90~100分之间;5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信用水平在80~89分之间;2.2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信用水平在70~79分之间。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很看重自己的信用水平,并认为自己的信用达到很高的水准。该问题的回答虽带有一定的主观成分,但也从侧面反映了高校学生对自身信用的重视和信用意识的提高。
2.自身信息真实性。自身信息真实性主要是指在向外展示自我的过程中,自身信息的展示是否属实,例如求职简历中自我信息的填写、申请奖学金中自我信息填写。在问到求职简历是否存在虚假信息时,63.64%的学生会如实填写,35.23%的学生会有少量虚假信息,1.14%的学生求职简历大量信息造假。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2/3的学生在求职简历中的信息是真实的,剩下都存在信息失真的情况。笔者认为,出现这种就业失信行为,一方面是由于毕业生信用意识淡薄;另一方面,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苛求和高标准迫使毕业生在简历上添加虚假信息。
3.信用态度问题。调查显示,70.45%的学生认为个人信用非常重要,26.14%的学生认为个人信用比较重要,只有3.41%的学生认为个人信用不重要。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认可信用的重要性,反映了当前大部分高校学生有着良好的信用态度。
(三)高校学生信用知识调查
1.信用卡知识。当问到在办理信用卡之前,是否了解信用卡协议内容时,6.82%的学生非常了解协议内容,44.32%的学生基本了解协议内容,39.77%的学生不是很了解协议内容,9.09%的学生对协议内容完全不了解。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信用卡使用协议内容不是很了解,易造成在使用信用卡过程中出现失信行为。
2.征信系统知识。在调查中发现,非常了解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只有2.27%,大致了解的占12.5%,听说过的占44.32%,一点都不了解的占40.91%。从该组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学生对国家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是不了解的。一方面,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与自身的关系不密切,很多学生没有关注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学校对信用知识的传播不到位,没有或很少开设相关信用知识课程或讲座。
3.信用影响因素。关于在生活和学习中,哪些行为因素影响个人信用,针对这个问题,此次调查发现,90%的学生认为考试作弊、信用卡的使用、助学贷款、求职简历等影响学生自身的信用。由此可知,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了解哪些行为会影响自身信用水平的,已经意识到这些行为会对自身的信用产生重要影响。
对信用水平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信用知识的匮乏,其次是信用意识的欠缺。信用知识的匮乏和信用意识的欠缺导致了高校学生信用行为失当,而信用知识的普及和信用意识的提高则会带来信用行为的改观,从整体促进信用水平的提升。由此可见,普及信用知识、强化信用意识和规范信用行为成为提高信用水平的关键。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对目前我国高校学生信用问题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一是当前我国高校学生整体信用水平较高,少部分学生信用水平较低。二是信用知识的匮乏和缺失严重影响我国高校学生信用水平的提高。三是大部分学生的信用知识相对匮乏和不足,并成为提高他们信用水平的主要障碍,进而影响到信用行为和信用意识。
(二)建议
对于如何规避高校学生失信行为,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高校信用制度建设,完善高校信用管理机制。一是建立信用行为奖惩机制。对信用好的学生在各个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对信用差的学生要根据具体失信情况给予相应的惩罚。二是建立信用档案制度。高校学生信用档案为学校信用制度实施提供重要依据,也是信用奖惩机制的重要凭证。三是建立信用评级制度。通过定量的方法,运用数学模型的综合研究方法,由学生信用档案信息得出每位学生的信用得分及其等级。
2.以信用知识教育为突破口,提高学生信用水平。信用知识的补充可以增强学生的信用意识和提升其信用水平。高校信用教育可采取定期举行信用讲座和开设有关信用课程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了解信用知识。通过掌握信用知识,强化学生自我的信用意识,提高其信用水平。
3.培育高校信用文化,营造良好信用环境。高校要加强信用宣传教育,开展信用文化活动,促进校园信用文化建设。信用文化是信用环境的核心,信用文化也是信用制度建设的有益补充。通过活动的开展和信用知识的普及,最终实现提高高校学生的整体信用水平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01-10-25.
[2]刘徽,刘颖.大学生信用建设研究综述[J].出国与就业,2011,(15):6-27.
[3]周素萍.国内外信用管理教育的比较研究[J].消费导刊,2009,(6):153-155.
[4]Charles Blankson, Audhesh Paswan and Kwabena G. Boakye. College students'consumption of credit cards[J]. Inteyrnational Journal of Bank Marketing, 2012, 30(7): 567-585.
[5]Deirdre O'Loughlin. "I'll always be in debt": Irish and UK student behaviour in a credit led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2006, 23(6): 335-343.
[6]刘妍.大学生信用素养现状调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0):81-85.
本文刊于《经济论坛》2015年第10期
(作者:湘潭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伍喆;湘潭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 李雅诗)